基础知识7——TEM截面样品制备方法介绍

再次敲敲黑板哦!制备好的TEM样品是必须对电子束透明,而且能代表想要研究的材料。

咱们常常强调TEM的一个主要局限性是:在电子束方向上对样品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变化不敏感。因此,如果要观察截面附近的结构和化学变化,必须制备截面平行于电子束的样品,这就涉及截面样品。广泛研究的截面样品通常有半导体器件,通常是多层的,有多个截面;还有,薄膜和涂层样品等。

 

截面样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自支撑样品。如果要研究界面需了解或掌握这种制备技术。

目前,截面样品的制备常用的方法有两种,一是常规的制备方式,即对粘+离子减薄,另一种是FIB(聚焦离子束技术)。

对粘+离子减薄制样

对粘+离子减薄的这种常规截面制样方式,可以被理解为“三明治制样”,为什么这么说呢?

截面样品TEM形貌图像

下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制样过程:

截面样品制备过程

01 切割:把样品切成垂直于界面的薄片。

02 对粘:将要观察的区域对粘在一起,形成三明治的结构。

(注意:胶层的厚度要保证具有足够的结合力,但不能太厚,否则将减小试样薄区的面积)

03 粘环:将试样镶嵌在直径3mm的铜环或者钼环上。

04 机械磨抛、预减薄:机械磨抛、预减薄等步骤,和前几期推文中介绍的样品制备步骤基本一致。

05 最终减薄:采用离子减薄,最终获得可供透射表征的薄区。

小结

对粘+离子减薄制样适用于绝大部分样品,但对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要求比较高,很难保证所有样品都能一次100%成功。当然,该方法相对比较成熟,整体成功率还是非常高的。

另外,常规制样出薄区都是随机的,不能精确指定区域减薄,所以,对于膜层不均匀、不连续样品可能不适用哦。

 

相比于FIB制样,该方法最大的一个优势是价格优惠。

(偷偷打个小广告:中材新材料截面对粘+离子减薄制样1200元起,不成功不收费哦~~~)

对粘+离子减薄-成果展示

多层薄膜截面形貌

纳米棒截面样品形貌

界面高分辨

截面能谱EDS面扫

各膜层厚度测量

FIB (聚焦离子束技术)

FIB(focused-ion-beam, 聚焦离子束)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,将离子束聚焦到亚微米甚至纳米量级,通过偏转和加速系统控制离子束扫描运动,实现微纳图形的监测分析和微纳结构的无掩模加工。

它能够准确地对材料微区进行离子束沉积、刻蚀、减薄等操作,被广泛用于TEM样品的制备。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高精度地选定预减薄区域。

FIB减薄好的TEM样品

FIB制备TEM样品主要的步骤:

首先通过SEM成像技术,找到试样待减薄的区域。使试样表面垂直于离子枪,在待减薄区域沉积Pt进行保护。沿着沉积区长度方向两侧进行切割挖槽,并将其底部切断;将样品粘附在探针并取出,然后焊到专用载网上,进行最终减薄。

 

FIB精确定位的优势,对于有特定取样位置要求的样品非常适用,弥补了常规制样出薄区是随机的不足;但因成本比较高昂,FIB制样的费用相对上面的对粘制样确实要高出不少。

最后,不管是对粘+离子减薄?还是FIB制样?都应该根据样品的实际情况与检测需求,来选择最合适的减薄方式哦。

本期推文福利

添加下方工作人员二维码,即可获取FIB制样满5000元立减500元的优惠券,详情请与工作人员联系哦。